9月6日至7日 ,中国助力增长中心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东盟打造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18届东亚峰会相继举行。经济在当前复杂形势下 ,中国助力增长中心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打造“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经济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 。中国助力增长中心
东盟仍是东盟打造全球经济增长高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经济今年东盟创始五国的中国助力增长中心年均经济增速将达到4.6% ,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东盟打造平均增速高出0.6个百分点 ,比发达经济体高出3.1个百分点 ,经济仍属于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中国助力增长中心区域。除了中国和印度之外 ,东盟打造东盟的经济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 。2010年以来 ,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中亚地区 、欧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3.7% 、3.3%、2.9%和1.9%,而东盟为4.4% 。在持续多年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之后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东盟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9%增长至2022年的3.6%,几乎翻了一番 。如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22年东盟经济总量占全球的5.3% ,属于第五大经济体 ,仅次于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
东盟是全球贸易的活跃行为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东盟向世界出口货物额约2万亿美元,仅次于欧盟 、中国和美国,位居世界第四,约占世界货物出口额的7.9%。新加坡 、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是东盟货物出口额位居前五位的成员国 ,2022年货物出口额分别占世界的2.1% 、1.5% 、1.4% 、1.2%和1.1%。以国别计算 ,东盟上述5个成员国均属于全球货物出口前30强 。其中,越南的出口十分强劲,2019年超过马来西亚跃升为东盟第二大出口国。
东盟贸易的迅猛增长得益于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东盟秘书处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 ,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9753亿美元 ,东盟已连续3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东盟也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 ,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 。
中国—东盟在推动经贸合作时进行了制度创新 。21世纪初 ,中国率先和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创造性地提出“早期收获计划”,中国对东盟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 ,目前双方正积极推进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制度型开放水平,覆盖范围扩展到数字经济等领域 。除了东盟层面的制度设计 ,中国也根据东盟国家发展阶段不同,灵活建立多种层次的自贸协定。如《中柬自贸协定》于2022年1月生效 ,双方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税目比例均达到90%以上 。再如,今年4月已完成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首次采用负面清单模式推动双方服务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自由化。今年6月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区域内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与其他自贸协定相比 ,RCEP创造性地提出原产地累积规则,助益区域内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区域生产网络 。
中国助力东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 ,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超过3800亿美元,东南亚地区吸收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多的承包工程项目 。2021年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已累计发送旅客约21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过2500万吨。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不仅刺激了老挝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使老挝连入泰国铁路网,未来也可以和规划中泛亚铁路网的越南和缅甸连接,进一步推动澜湄合作机制相关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在东南亚的海上方向,雅万高铁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对人口接近7亿的东南亚更具吸引力和经济效应 。
中国—东盟合作取得顺利进展,最根本的保障源于高水平的政治互信。中国—东盟之间的合作堪称全球区域合作的典范,不仅经贸合作领先,而且政治互信水平高,形成了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双方均将发展置于国际合作议程的中心位置,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 。中国是第一个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大国 ,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互动极为频繁,中国尊重地区合作中的“东盟中心性” ,吸纳“东盟方式”,顾全大局,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和纷争。2021年,中国和东盟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国和东盟均反对区域外大国干涉内政 ,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 。
未来,中国仍将继续支持东盟发展并扩大双方合作。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势下 ,中国—东盟的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将进一步发挥引领区域合作的积极作用。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东盟地位十分关键,面临升级双边关系的良好机遇 ,双方均应抓住这种机遇,推动形成更加开放的区域大市场 ,巩固地区的和平稳定。
(本文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