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一带一路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人民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发布了落实“一带一路”仲裁法治合作的财评一项最新成果——“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 ,由于各国法律不同,打造在需依外国法判决案件的更高情况下,需有相应的质量争议制度以保证外国法内容的查明),有望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营造更加稳定、商事公平、解决机制透明、一带一路可预期的人民法治化营商环境 。
与诉讼 、财评调解类似,打造仲裁也是更高国际通行的经贸投资争议解决途径之一,具有契约性、质量争议保密性 、商事高效性、一裁终局性 、跨国可执行性等特点 。相关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长16.3% ,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同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占全球比重达11.4%,居世界第二。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出海”全球化布局,外资对中国的投资热情持续不减,国际商事争议、纠纷也不可避免会水涨船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事仲裁对于处理国际商事纠纷 ,维护国际经贸稳定 ,以及护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商事仲裁也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 ,未来新经济、新产业无疑将为国际商事争端的解决带来新的蓝海;另一方面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技术创新也驱动着服务的同步升级。本届论坛以“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国际仲裁”为主题,也是出于对“不断提升仲裁的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水平 ,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仲裁透明度,将产业变革的时代挑战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的前瞻性思考。
为了促进贸易和投资 ,推动制度型开放,中国贸促会始终把服务中外企业作为立身之本 ,同各国工商界加强沟通联系,为中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 ,在国际经贸仲裁 、知识产权服务 、商事调解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 。其附设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长期致力于促进国际商事仲裁发展 ,并于2009年开始受邀担任联合国贸法会观察员 。截至目前,该机构已审理以国际商事争议为主的仲裁案件超过6万件,当事人涉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实绩和实效为“中国仲裁”在国际商事服务领域赢得了口碑和公信力,打造了“中国仲裁”的国际品牌。
积极探索国际商事服务的未来发展,用好中国仲裁高峰论坛的合作平台 ,携手打造更高质量“一带一路”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让“中国仲裁”的国际品牌越擦越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 、包容 、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
(责编 :赵静、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